在近日,國家發布的《中國科學儀器行業發展報告(2014)》中總結得出,國產科學儀器主要應用于生產企業的檢驗機構、政府基層檢測單位以及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,國產科學儀器應用于科研教學占比僅為22.3%,此數據表明國產儀器在科研、研發和教學用儀器市場占有率偏低。報告還提出,優秀的國產科學儀器廠商要充分重視這一市場,因為科研工作者和廣大學生代表著未來的儀器市場。必須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,才能促進國產儀器設備產業健康發展:
一是提升質量。長期以來,一說起國產設備,給人的印象就是“穩定性差、故障率高、檢測結果不夠穩定”這成為使用國產儀器設備的最大制約。
二是突破壟斷。資料顯示,我國2013年實驗分析儀器進口62.94億美元,出口14.56億美元,貿易逆差48.38億美元。而從2009年到2013年,逆差在不斷擴大。如ICP、質譜、掃描電鏡、X射線熒光光譜儀等高端設備由于壟斷,只能大量依賴進口。
三是技術進步。低端產品品種齊全,高端產品無法生產,導致國內廠商只能低價競爭搶占市場。如我國生產的高效液相色譜儀價格僅10萬-15萬元,而進口設備價格至少在30萬元。因此我們必須在高端新技術領域做文章。
四是跨越壟斷。隱形的技術壁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,一是發達國家打著安全衛生環保的幌子,對商品制定嚴格的技術法規,導致只能使用檢出限、靈敏度更高的大型儀器才能進行實驗室檢測。
歸根結底,科學儀器相當于“隱性”的軍工行業,是各國必爭的行業領域。科學儀器的創新、制造及應用水平都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科技和工業實力,也是考核國家這方面的整體實力。